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草頭娃娃課程

這次的課程是草頭娃娃製作+榨汁
因為資科的生物並不是以後要考的主要科目
所以課程就非常的彈性可以玩
我準備的材料是:小麥草種子2kg、絲襪、發泡煉石約3L、水苔約2L
然後他們也要準備絲襪跟相關器材來使用
本來預估他們一堂課很快就做完了
結果其實一堂課很夠,因為他們都在玩,做很多造型或很多很迷你的娃娃這樣
所以一堂課要使用其實蠻剛好的
但是要反省的一點就是
材料上2kg有點太多,1kg可能比較剛好給36個人做,除非大家都做很大顆啦
煉石則差不多這些量,有用到一點點水苔,可是煉石似乎比較好調整
因此這堂課還算順利,大家做的時候都沒有太大問題
只是要提醒學生帶回家後要泡種子4~6個小時
也就是說把頭埋到水裡面,讓種子濕潤會比較好發芽
接著放入容器內把水放半滿於娃娃,就可以保持娃娃的濕潤了




帶資二甲作草頭娃娃





很多人都做出一堆很奇怪的











昨天要收割前的草頭娃娃

很多人種出來好像都有點禿頭哩





這個好一點





很像長草的酪梨





洗頭小弟





捲筒冰淇淋口味小麥草





這個是鬼嗎?





話說有人問我那個白白的是什麼...讓我覺得要加上一堂植物構造的課..





這感覺很像一種魚





這組長的還ok





這比較可愛,很像金魚注意報





這頭髮有點亂





剪頭毛





第一杯小麥草汁即將出爐





你為甚麼要一臉好像大冒險輸掉的表情阿~





第一杯總是要多一點勇氣,後來大家就都毫不猶豫的喝了





繼續打果汁





這杯量還挺多的





被剃過頭就丟到一邊了...哭哭...





這杯是早上的豆漿+小麥草的可怕飲料..雖然還不錯喝可是附加屬性大概是+30%拉肚子機率





這杯是加芭樂汁的









好啦,說一下感想

一開始上課還蠻不爽的,因為交代要帶的器材都沒有帶

總覺得大家沒有很認真看待這件事情

然後也不太積極,實在是讓人很火大阿~

到了後來第一杯榨出來後,發現大家都不敢喝自己種的東西

因為有的人種的過程中水或杯子很臭

可是在問了一些人後,發覺自己用乾淨沒用過的容器種植時都沒味道

只有那些把裝過飲料等等的容器洗過後種植的才有味道

所以初步判斷是種的人沒把容器洗乾淨

也因此才降低他們喝的意願



但是第一杯並沒有因此而失敗,事實上在甜度跟水量的控制還算不錯

所以喝起來不算太腥(小麥草的草腥味其實有點高,所以不好跟其他食材烹調)

後來幾杯大家都開始積極起來,而且是會真的想試看看自己種的草

因此到後半段就比較釋懷一點

不過阿...老實說...

因為沒帶剪刀而使用生物教室解剖盒的剪刀,實在是很...很豪爽阿!

好在國中並沒有在切割什麼生物

想到我大學唸昆蟲系....實驗室的刀剪等等..我絕對不會拿來切食物!因為太可怕了!



這次的活動也還算ok,算是給自己一個新活動的經驗

以後改良的話,大概是要種久一點

因為一個禮拜還是有點趕

以及看能不能弄出一個空間,把收割完學生又不想種的種苗移植過去

不要像這次一樣只玩過一次學生就丟了,其實很浪費阿~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高中科學研究案v1

之前設計過高一科學實驗設計教學
這次帶了高職部的課,因為每週節數只有1節
他們在學科接觸上,也比高中的還要少一點
因此讓我重新去架構了科學研究案的課程內容
這次主要是修改跟統整上次零散的架構,並且用ppt呈現,以表達更多內容
課程內容請點我下載
第二次課程內容點我下載
這次分作兩堂課
第一堂課主要講解題目、摘要、動機、目的、研究方法
第二堂課主要是講解結果以及結論,上面的檔案是第一次上課的內容

實施步驟:
1.在上課之前要他們上網去台灣科學教育館查一件科展作品當作回家作業
2.第一堂上課,首先先說明查科展作品的原因,就是讓他們知道哪裡可以找到許多別人寫過的研究,且那些都是得獎的,從國小到高中都有。

3.第一堂上課開始講解投影片內容,以及說明各段內容的主要寫法。
4.交代回家作業,就是寫一個研究案,本來只要求寫到研究方法,結果他們幾乎都寫到結論(我都還沒教),而回家作業的參考就是如下載附件裡有教師範本跟學生範本(這在上課時也有引過過)
5.學生以word檔寄送給老師批改。
6.開始第二次上課,除了講解結果與結論外,還將學生第一次作品以匿名的方式,呈現幾段討論常見的寫作問題。
7.收取第二次學生作業(學生可以選擇交3次以上,但是最少要交兩次)

學生A、B的成果:(兩人一組一起寫)


第二次繳交



學生C(一個人完成)


第二次



學生D(一個人完成)

第二次繳交


有些人的評語我寫的很直接是因為跟該生比較熟
這次的學生不管在第一次寫或第二次
都比之前帶的高中還要好一些
至於是因為提供的範本比之前多(高中生只有兩個教師範本可以看)
還是這次上課整理的比較好,可能要找時間問一下學生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解剖鼴鼠


如果要看圖片的請點選網址:http://picasaweb.google.com.tw/gk6s06/uPyiWH
內有血腥圖片,請斟酌使用

昨天切了第一隻鼴鼠,今天要切第二隻
有些腸子還是不太會分,再加上午休時間有限,所以只看了主要的器官
一些比較小的如胰臟、膽、膀胱(沒尿液時很小像個消氣的氣球)等都看不到(應該都一起切掉了)
看到的器官依照順序是:胃、腸子(沒整理開)、肝臟(看起來是五片)、陰莖、睪丸、橫隔肌、肺、心臟、食道
比較特別的是胃會漲大,充滿了氣體,這在上次的楓葉鼠也發生一樣的變化,楓葉鼠並漲至結腸,推估可能是死亡後細菌分解產生的氣體累積在臟器內造成此現象,但是詳細或許還要請教學者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再見了鼴鼠


鼴鼠在今天11點左右就開始表現出快不行的樣子
因為我家山區買不到蚯蚓= =
雖然挖了一些,不過也是完全不夠
回到高雄後馬上找店家買兩盒黑蚯蚓(花了80,超貴)
但是放下去後,鼴鼠也沒辦法吃了,不知道是不是沒力
到了下午一點就掛了,如預期當中
不過,就算他活了,他的食量也是很驚人
一天大概要吃超過60元的蚯蚓...
既然已經掛了,就好好利用吧(據農民說數量非常多,所以歡迎我去領取,因為他們都會處死)
等解剖完再上來說心得好了


前面照



腹面照,可以看到短短的尾巴



他身上掉出的寄生蟲


寄生蟲放大




腹側面



頭部


其他照片請到此觀賞:http://picasaweb.google.com.tw/gk6s06/20090105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回台北的收穫-不見天

趁著年假回台北
我叔叔說冰箱有個禮物要給我
通常會這麼說,應該都不是食物XD
果然,在冷凍庫裡發現了一個黑黑的東西



換個角度看


黑黑的,好像又有手掌,標題又是不見天,所以這應該是誰呢?
答案很明顯了


正是一隻鼴鼠屍體!
話說之前我自己就會收集一些屍體了,當時會集中放在學校實驗室冰箱
本來是要收集胃的食物來分析食性,後來其實也沒有做
但是我都會跟家人說如果附近有人有較小的野生動物屍體要留給我

背面照


側面照



這隻的結果應該是當作大體老師繼續切吧
累積我的解剖經驗
不過很意外的是,下午又有人給了我新東西


是個裝土的罐子

後來我又抓了些東西放進去


仔細看,好像有東西,是我放的



喔喔,是麵包蟲跟蚯蚓
為甚麼土中要放這個呢?
哈哈,因為又進帳了一隻活的鼴鼠!
因為鼴鼠在田中被視為害蟲
不但會挖斷植物的根,更會吃對土壤非常重要的蚯蚓(還吃很多)
所以農民抓到這個都是處死
這次因為我回來,所以得以留全屍?
我以前有養過一次鼴鼠,非常的難養,因為吃得非常多!
再加上我們這是山區,所有的釣具店都沒有進蚯蚓了(天冷沒啥釣客)
所以只有幾隻可以給他吃
他能不能活到明天?看造化了,因為他好像不吃麵包蟲...
不過如果死了,就再給學生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