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活動]綠豆抽樣法的活動心得

這一次的實施過程是這樣:
材料:
1.買3斤綠豆(30元/斤)
2.找6個有蓋的保溫瓶
3.6個保麗龍杯
4.白紙



過程:

樣區法+直接記數法
1.白紙上畫8-16個區域
2.將一點綠豆裝在保麗龍杯後給學生,要學生撒在紙上
3.數幾區(少於總區域的一半)後平均,平均算出後計算估計值
4.總共做兩次(兩張紙=兩種樣區分割來預估)
5.估計完2次後,算出總數,比較誤差

可是學生還是搞不清楚狀況
例如學生會以為把綠豆分到10區中的四區,而不是我說得均勻散佈後,取四區來數

於是實施到最後,更改步驟為:
1.提供8/10/12/16區域的白紙數張,學生任取兩張
2.在黑板上畫出我把綠豆撒在各區的樣子,要學生跟著這樣均勻散佈
3.依照8/10/12/16區的不同,分別數3/4/5/6區且算平均,平均算出後計算估計值
4.總共做兩次(兩張紙=兩種樣區分割來預估)
5.估計完2次後,算出總數,比較誤差

於是這樣樣區法總算比較清楚一點,而關於這個

優點:
1.學生知道有時數樣區法會累到想吐,了解實際調查時的狀況
2.知道估計值可能誤差很大,要多次估計平均以修正

缺點:
1.滿地的綠豆
2.閒置的村民(雖然每個活動都會有這種學生出現)

另外下次進行時,可以在第二次數區域時,把其他非指定區域的也數一下
這樣就可以順便算出總數了
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算出指定區域後,丟到保麗龍杯跟非指定區域的混和
結果就是多數一次...

捉放法:

本次的步驟
1.從保溫杯中取出20顆綠豆,用油性筆或立可白染色
2.將染色的豆子丟回保溫杯中,攪拌均勻
3.抽出若干綠豆,計算染色的比例以估計總綠豆數

優點:
1.學生瞭解到標記有時很耗費時間
2.抽出的染色數量常常是運氣,誤差值比樣區法還大

缺點:
1.源源不斷的調酒聲(杯子搖起來很有fu的樣子)
2.滿地的綠豆again
3.學生拿綠豆丟別人玩(這是在暗示老師說我要留下來掃地的樣子)
4.染色完的混和在杯中,下個班級使用會混淆,然後,沒挑乾淨的話,綠豆還不能拿回去煮

結論:下次直接買紅豆當標記



這次帶的很辛苦
因為有牽涉到數學的比例問題
所以很多人都狀況外
完成所有程序的大概只有60%
以後大概就是減少綠豆數量或是換大一點的豆子吧!(可是花豆好貴)


第一次做這個活動
所以有點手忙腳亂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下冊第四章學習單+跑台題目

因為我自己有收集很多轉蛋
所以這次設計了個跑台
不過很不幸的是當天相機沒電,因此呈現檔案就好

學習單及跑台題目下載


這次的檔案主要是為國三學生設計
話說我第一次代課的學生,現在都要學測了
然後有幾個自然考不好的,希望我幫他們強化生物
所以這次主要是針對分類的單元設計學習單跟活動
學習單裡,若該生物不具有某性質或課本並沒有提到該性質,就直接先打x
畢竟學測並不會考課本裡沒有提過的概念
而那學習單其實也是我教書時在用的。

活動主要是類似跑台的方式,但是我只要求他們自己拿著學習單或課本完成題目,就沒有強制規定幾秒鐘換一次題目這樣
對國三來說,最後幾天讀完全部或許有點吃力
但是如果針對一個章節詳盡的介紹跟用活動,我想吸收力會好很多
而活動主要是使用模型,當然還有活體、標本、圖卡輔助
題目也從上次植物活動中,單純的區分生物的方式
修改成類似考試卷的考法

例如有一題學生多半寫錯的是:

1. 此種動物的主要分類依據應該為何?(A)生活在水裡(B)使用肺呼吸(C)具有鰓及鰓蓋(D)體外受精且卵生(此題為提供河豚模型)


以這樣的呈現,難度雖然高許多,再加上總共43題
可是在國三跟後來給三個國一的班級使用的結果
幾乎都可以在40分鐘內完成作答且改完答案且檢討
比較另我高興的是,有一些平時考卷都用猜的學生
在這次活動都跟我說:我每一題都是自己寫的喔!
即使寫錯很多,但是他至少參與了學習
這學期末會再精緻化設計成跑台題目,且範圍不只四五章,還混雜幾題上冊的題目


希望學生考試順利!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收藏]骨骼及骨骼模型

朋友從英國出差回來,幫我買了個玩具,總共六英鎊
是個鱷魚骨骼模型




打開以後的樣子(包骨頭的塑膠袋丟了)


拼好的樣子,模型、說明書跟外盒,還蠻大的



然後SHOW一下朋友跟自己蒐集到的骨頭



這三個左到右是貓、狗(不太確定)、台灣彌猴(山上撿到的)



山羌,這是在公路旁發現摔死在深溝的山羌
當時還正在腐爛中,所以隔三個月後去原地撿回頭骨


黑頭蛇的骨頭



黃鼠狼的骨頭



灰鼳鼱的頭骨



材棺龜的骨頭,但是已經搞不清楚是哪的了



之前還有個龜殼送人了,不然那個可以看清楚脊椎在殼內的樣子
改天回台中再跟同事要

[活動]植物大觀園

這次的活動設計很簡單
就是先複習蘚苔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種種特徵後
填完特徵開始跑36種植物的分類以及觀察孢子囊

4-3活動單


這次使用的植物很多

這圖裡面包括有花有葉的、整株醡漿草、不明顯的一段軸根


整片蛇木,還有枯掉的蘭花



會讓人以為是花瓣的九重葛(中下)、葉子會以為是單子葉的雙子葉植物相思樹(右上)
以及有翅的種子但是不是裸子的紫薇果實+種子(中上)


會以為是單子葉的羅漢松葉子,裡面有小毬果(左下)
整段軸根(中下)、整株含鬚根(左上、中上)



大葉桃花心木的種子也會誤以為是裸子(左上)
整捆的鬚根(左下)


花了我130買了整罐的養生豆類湊來的
包括腰果、核桃、花生、麥片、南瓜籽


裡面混了一個對學生來說一點都不像蕨類的鳳尾蕨(中上)

學生作答還算可以
本來以為說要求他們先寫學習單+15題外加孢子囊觀察這樣的工作量會太大
但是學生多半都完成了這樣的工作量
甚至還有把36種植物都分辨完的
雖然這裡面混了很多例外,不過學生在這裡並不是要學到正確答案
也就是說,並不是說一定要分對,因為最珍貴的點在於,他們實際體驗了植物分類
對他們來說,花瓣數、子葉數、葉脈種類這種像是背多分的文字內容
已經成為實際思考工作的科學活動
尤其是葉脈跟花瓣,幾乎是活動最常使用的特徵
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記憶深刻

其他的活動照片請點選這裡